德信体育News
德信官方网站25年卖600万鸡蛋饼大叔挣4套房成网红美食传奇
在南京的一条不起眼的街道上,一家不足10平米的小店成了近期社交平台上的新宠。店主王克兴,一位来自安徽的普通手艺人,用25年的时间,将一份街边小吃做成了“网红美食”,更凭借勤劳与坚持,挣下4套房产,撑起了一个14口之家的幸福生活。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奋斗史,更折射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“小生意”背后的大能量。
1999年,25岁的王克兴只身从安徽农村来到南京,用积蓄租下5平米的街角铺面,支起炉灶卖鸡蛋饼。每天凌晨4点,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时,他已经开始和面、备料,傍晚收摊后清点微薄收入,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。最初,小店日销量不足百份,但他坚持用新鲜食材和独家酱料留住顾客。渐渐地,“王记鸡蛋饼”因外酥里嫩、酱香浓郁的口碑传开,日销量突破千份,高峰期需排队半小时。
25年间,王克兴的双手摊煎了600万块饼。按每块饼均价5元计算,总营收超3000万元。扣除成本后,他用积蓄在南京购置4套房产,不仅让全家14口人安居,更资助子侄辈完成学业。他说:“每一块饼都是生活的一砖一瓦,攒起来就能盖房子。”
王克兴的成功并非孤例。他的独特之处在于“家族共担”。他的店铺由妻子、儿女、侄子等共同打理,形成分工明确的家庭作坊:有人负责和面,有人专攻煎制,有人管理外卖订单。这种模式不仅降低成本,更凝聚亲情。王克兴坦言:“生意是全家人的,幸福也是全家人的。”
王克兴的故事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缩影。据统计,全国超过3000万个体商户中,近半数从事餐饮业。这些“小生意”虽不起眼,却成为无数家庭扎根城市的基石。
面对“暴富”质疑,王克兴淡然回应:“钱是一块块饼攒出来的,没有捷径。”他的店铺至今保持5元/份的亲民价格,拒绝资本加盟提议,坚持“只做街坊生意”。这种“慢生意”哲学,恰是浮躁时代的稀缺品。
有顾客评价:“吃他的饼十年,味道从未变过。”这种不变,是对初心的坚守;而从一个外来务工者到城市新中产的蜕变,则是时代给予勤劳者的馈赠。
王克兴的案头贴着一句手写格言:“人生如饼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”25年风雨,他用一方炉灶摊煎出家庭幸福,也用600万块饼诠释了“奋斗即正义”的朴素真理。在城镇化与互联网交织的今天,这些草根手艺人的故事,正为“中国梦”写下最生动的注脚。